張醫師是我大學時期的同班同學。畢業後,我們各自忙於自己的工作,聯絡漸少。然而,我一直記得當年求學時,張醫師給人的印象總是和藹可親,怡然自得。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來形容,就是一種「非常Chill」的感覺。

隨著享家業務量的持續增長,我開始發布徵才消息,令我驚喜的是,我的老同學也回應了我的需求。

在久未聯絡後重逢,我們聊起了彼此的近況。按照我一貫的方式,我邀請張醫師來跟診,並在幾次共同出診後,讓她主責進行了幾次到府善終,我則在旁觀摩。

讓我倍感安心的是,張醫師並非到府善終的新手。她在臨床工作中,已經為毛孩與主人提供過這項服務,因此在所有技術操作上都相當熟悉。只需根據享家的流程與藥物使用稍作調整,便能無縫接軌,簡直是如虎添翼!我也十分慶幸,所有加入享家的獸醫師們,無一不擁有溫柔、耐心與同理心的特質,這讓我更加放心。

張醫師育有兩個女兒,因為育兒的需求,她的工作時間必須保持相當的彈性,才能達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現階段,張醫師並沒有固定的排班時間,而是作為備援夥伴,在我們人手不足時提供協助,這樣的靈活安排對她來說,既能幫助主人,也能保留足夠的時間陪伴家庭。

我也非常欣慰能夠與張醫師合作,並讓她能夠偶爾通過到府善終來貢獻她的專業,同時兼顧育兒與工作。在這種雙重壓力下,我深有體會,並且理解這種平衡有多不易。長期關注享家的主人們,應該也能察覺到我對兒童權益與性別平權的關注。能夠通過創造這樣的工作機會,讓更多有才華的女性能夠在家庭與職場間找到平衡,也讓我感到這份工作不僅僅是事業的發展,更是我對社會議題的微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