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在獸醫院擔任臨床獸醫師時,有一次因為一位朋友的貓咪生病,我特別留在動物醫院裡過夜陪伴貓咪。一整天忙碌下來,晚上還是需要補眠,因此我設定了鬧鐘,從晚上12點開始就每個小時起來去看看貓咪的狀況。一次一次睡睡醒醒中,都看到貓咪還是穩定的待在病房中。不料在清晨六點起來探望的時候,貓咪已經悄然離世了。雖然已經盡了自己的能力為貓咪治療,然而在看到貓咪離開的時候,也十分的驚訝與難過。明明剛剛探望的時候貓咪的狀況都還是正常的,怎麼居然在短短一個小時,竟就離開了。我也沒有機會注意到貓咪臨終的任何症狀,不然也許還能為他做些處置挽回。
許多獸醫師在臨床工作中,自己有狀況不穩定的病患需要住院過夜時,不論何時都是一直掛念著病患而忐忑不安的。如果能夠轉診至24小時動物醫院,大部分獸醫師都會建議轉診。然而有時礙於現實考量或是經濟因素,主人的心肝寶貝必須待在晚間無人的動物醫院過一晚,這時獸醫師早上上班都會急急忙忙的衝去病房看看寵物是否安好。看到寵物建在,大家都會鬆一大口氣,然而也偶爾會是悲傷的結果,寵物已經在病房中孤獨的離開了。
分享以上的這些經驗,是要告訴大家,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獸醫師,也沒有辦法精準的預測寵物會在何時離世。就像我的經驗一樣,即使每個小時都去視察病患一次,也無法預料到下一刻病患就離世了。
有許多的主人與我聯絡時,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先跟李醫師詢問一下關於到府善終的細節,等到寶貝看起來快要不行了,我再趕快請李醫師來家中送寶貝一程。」然而可惜的是,主人通常沒有太多寵物臨終的經驗,無法判斷寶貝的情形;有些寶貝的狀況急轉直下,而我可能正好在為別的寶貝服務、或因為路程較遠,最終來不及即時趕到主人家,寶貝們就自己過世了。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主人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呢?當然,透過仔細的生活品質評估,通常可以更準確的預估寵物還有多少時日,但是在還沒有時間仔細評估以前,的確有一些常見的症狀、是可以做為寵物即將離世的警訊的(除了有些疾病的確可能突發的導致離世以外)。以下我就依自己在近兩年來專職從事到府善終工作中的經驗,提出一些主人可以觀察到的臨終跡象。
1. 寵物不進食進水︰
寵物本身拒絕進食,是許多疾病都有的症狀。依照寵物的病情,在寵物不願意進食進水的當下,他們的身體狀態分數可能都不同。我會建議一旦有不吃不喝的情況,就可以及早進行一次生活品質的評估。然而依照寵物的身體狀況,已經十分消瘦的寵物可能在1~3日就會離世了;身體尚可的寵物可能還能維持一週以上的時間,但在完全無法進水的狀態下,也很快會因為脫水而離世。
2. 長達24小時無法入睡:
睡眠是與寵物的疼痛不適有直接的關聯。就跟我們人類一樣,身體有任何的不適、越不舒服我們會越難以入睡。一旦寵物一整天都無法閉上雙眼、放鬆身體的入睡,也代表疾病引發的不適已經十分嚴重,通常也會在當天至3日內離世。
3. 無法緩解的呼吸窘迫:
在心臟疾病或是肺臟疾病時,呼吸窘迫會是很常見的症狀。隨著病程發展,寵物寶貝可能會慢慢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呼吸窘迫症狀。 常見的呼吸窘迫症狀包含呼吸速度加快、張口呼吸、寵物伸直脖子呼吸、無法側躺、腹式呼吸等等。如果寵物在休息過後這些症狀可以緩解,那麼情況還尚可。但是一旦寵物一直維持在呼吸窘迫的狀態,或是只能依靠氧氣供應才能緩解,此時就是可以考慮善終的時刻了。呼吸窘迫會帶來吸不到氣的恐懼感受,因此在無法緩解時,是可以單獨做為考量善終的條件的。
4. 突然的行為改變:
比如寵物開始躲在平常不去的地方、本來因為疼痛不斷嚎叫的狗兒不再嚎叫、原先能使用貓砂的貓咪開始直接尿在原地身體下方、碰觸寵物某個部位時突然有明顯的疼痛反應。以上只是幾個例子,然而主人如果有觀察到任何不尋常的行為表現,都應該要提高警覺或是趕緊詢問獸醫師可能的原因。
5. 對於外界刺激失去反應:
主人可以觀察寵物寶貝對於一些平時互動的反應,例如叫叫狗兒、他會搖搖尾巴或是抬頭看主人;摸摸愛貓的頭或下巴、他會發出呼嚕或是磨蹭主人的手。隨著病程的發展,這些正常的回應會慢慢的消失。如果寵物已經對於主人的碰觸完全沒有反應、眼神發直而毫不在意周遭的事情、通常在1~2天內寵物就即將離世了。這時寵物已經因為專注在身體的不適,無法再分神注意任何外界的刺激了。
身為主人、要決定何時是善終的時間,一直都是十分困難的。就算經過生活品質的評估後,也許已經是獸醫師建議適合善終的時間,我們也會想在最後抓緊時間,多多陪伴自己的寶貝。但是同時我們也希望讓寶貝能夠藉由到府善終安詳的離開,跳過離世前的痛苦。不過誠如一開始的分享,即使是獸醫師也不能總是準確預測到寵物離世的時間。如果寶貝在預約到府善終的時間前不幸離世,主人們也請不要自責,我相信您們的心意會傳達到寶貝的心中。然而我希望主人們可以不吝詢問獸醫師,與獸醫師保持聯絡,使我們可以幫助您一起判斷是否還有一些時間。
更好的預備,其實是在寵物健康時,早一些開始認識死亡,及早做好心裡預備。在面臨離別之時,我們可以更從容的為寶貝做出選擇。
所有面臨寵物臨終的主人與寵物寶貝們,您們辛苦了。
許多獸醫師在臨床工作中,自己有狀況不穩定的病患需要住院過夜時,不論何時都是一直掛念著病患而忐忑不安的。如果能夠轉診至24小時動物醫院,大部分獸醫師都會建議轉診。然而有時礙於現實考量或是經濟因素,主人的心肝寶貝必須待在晚間無人的動物醫院過一晚,這時獸醫師早上上班都會急急忙忙的衝去病房看看寵物是否安好。看到寵物建在,大家都會鬆一大口氣,然而也偶爾會是悲傷的結果,寵物已經在病房中孤獨的離開了。
分享以上的這些經驗,是要告訴大家,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獸醫師,也沒有辦法精準的預測寵物會在何時離世。就像我的經驗一樣,即使每個小時都去視察病患一次,也無法預料到下一刻病患就離世了。
有許多的主人與我聯絡時,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先跟李醫師詢問一下關於到府善終的細節,等到寶貝看起來快要不行了,我再趕快請李醫師來家中送寶貝一程。」然而可惜的是,主人通常沒有太多寵物臨終的經驗,無法判斷寶貝的情形;有些寶貝的狀況急轉直下,而我可能正好在為別的寶貝服務、或因為路程較遠,最終來不及即時趕到主人家,寶貝們就自己過世了。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主人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呢?當然,透過仔細的生活品質評估,通常可以更準確的預估寵物還有多少時日,但是在還沒有時間仔細評估以前,的確有一些常見的症狀、是可以做為寵物即將離世的警訊的(除了有些疾病的確可能突發的導致離世以外)。以下我就依自己在近兩年來專職從事到府善終工作中的經驗,提出一些主人可以觀察到的臨終跡象。
1. 寵物不進食進水︰
寵物本身拒絕進食,是許多疾病都有的症狀。依照寵物的病情,在寵物不願意進食進水的當下,他們的身體狀態分數可能都不同。我會建議一旦有不吃不喝的情況,就可以及早進行一次生活品質的評估。然而依照寵物的身體狀況,已經十分消瘦的寵物可能在1~3日就會離世了;身體尚可的寵物可能還能維持一週以上的時間,但在完全無法進水的狀態下,也很快會因為脫水而離世。
2. 長達24小時無法入睡:
睡眠是與寵物的疼痛不適有直接的關聯。就跟我們人類一樣,身體有任何的不適、越不舒服我們會越難以入睡。一旦寵物一整天都無法閉上雙眼、放鬆身體的入睡,也代表疾病引發的不適已經十分嚴重,通常也會在當天至3日內離世。
3. 無法緩解的呼吸窘迫:
在心臟疾病或是肺臟疾病時,呼吸窘迫會是很常見的症狀。隨著病程發展,寵物寶貝可能會慢慢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呼吸窘迫症狀。 常見的呼吸窘迫症狀包含呼吸速度加快、張口呼吸、寵物伸直脖子呼吸、無法側躺、腹式呼吸等等。如果寵物在休息過後這些症狀可以緩解,那麼情況還尚可。但是一旦寵物一直維持在呼吸窘迫的狀態,或是只能依靠氧氣供應才能緩解,此時就是可以考慮善終的時刻了。呼吸窘迫會帶來吸不到氣的恐懼感受,因此在無法緩解時,是可以單獨做為考量善終的條件的。
4. 突然的行為改變:
比如寵物開始躲在平常不去的地方、本來因為疼痛不斷嚎叫的狗兒不再嚎叫、原先能使用貓砂的貓咪開始直接尿在原地身體下方、碰觸寵物某個部位時突然有明顯的疼痛反應。以上只是幾個例子,然而主人如果有觀察到任何不尋常的行為表現,都應該要提高警覺或是趕緊詢問獸醫師可能的原因。
5. 對於外界刺激失去反應:
主人可以觀察寵物寶貝對於一些平時互動的反應,例如叫叫狗兒、他會搖搖尾巴或是抬頭看主人;摸摸愛貓的頭或下巴、他會發出呼嚕或是磨蹭主人的手。隨著病程的發展,這些正常的回應會慢慢的消失。如果寵物已經對於主人的碰觸完全沒有反應、眼神發直而毫不在意周遭的事情、通常在1~2天內寵物就即將離世了。這時寵物已經因為專注在身體的不適,無法再分神注意任何外界的刺激了。
身為主人、要決定何時是善終的時間,一直都是十分困難的。就算經過生活品質的評估後,也許已經是獸醫師建議適合善終的時間,我們也會想在最後抓緊時間,多多陪伴自己的寶貝。但是同時我們也希望讓寶貝能夠藉由到府善終安詳的離開,跳過離世前的痛苦。不過誠如一開始的分享,即使是獸醫師也不能總是準確預測到寵物離世的時間。如果寶貝在預約到府善終的時間前不幸離世,主人們也請不要自責,我相信您們的心意會傳達到寶貝的心中。然而我希望主人們可以不吝詢問獸醫師,與獸醫師保持聯絡,使我們可以幫助您一起判斷是否還有一些時間。
更好的預備,其實是在寵物健康時,早一些開始認識死亡,及早做好心裡預備。在面臨離別之時,我們可以更從容的為寶貝做出選擇。
所有面臨寵物臨終的主人與寵物寶貝們,您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