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沒有跟大家分享關於犬貓生活品質評估的文章了。雖然生活品質評估的量表已經有固定的格式,但是隨著每次幫主人進行評估,偶爾還是會發現評估表不能完全如實檢視出寶貝真實狀況的情形。舉個例子來說,狗兒的失智症,就是一個用評估表可能會呈現高分,但實際上生活品質十分低落的疾病。

失智症的狗兒依照病情的惡化程度,會有不同的表現。然而大多時候,狗兒在生理上,都還是正常或只有輕度影響。但在心理上的影響,卻非常嚴重。

生活品質評估的七個項目中,前四項「疼痛、食慾、身體含水狀態、皮膚整潔」,都是屬於生理的部分。而後面三項「快樂感、行動能力、好日子與壞日子的比例 - 也就是主人的身心壓力」是偏向心理的部分。失智症的狗兒經常在生理上還能正常吃喝,幾乎沒有疼痛,皮膚除了不自主移動或躺臥造成的擦傷外,也大多是正常的。但是在後三項關乎心理的生活品質評估項目上,經常都是最低分的。

罹患失智症的狗兒經常失去原本跟主人或環境互動的正常能力,除了吃飯以外,生活中幾乎不再有任何會引起興趣的事情。有些狗兒還勉強記得主人的氣味、聲音或是撫摸,可以在主人的安撫下停止整夜的吠叫。但也有的狗兒即使是主人陪在身邊,也是不由自主的旋轉、吠叫。因為不能克制而持續行走,或是卡在縫隙中就無法退出,也是失智症狗兒每天的例行公事。身體就像是一台捷運列車,每天日復一日的繞著軌道轉著,只有剛好繞到「廁所站」「喝水站」才能勉強趕快上個廁所,喝喝水。不能隨著意念前往想去的地點,在心靈上是非常折磨的。試想自己如果坐著輪椅,想去個便利商店,但偏偏沒有無障礙設施。如果沒有人幫忙,你只能經過,不能進入,是多麼讓人沮喪的事?

主人的身心壓力,經常是所有分數中最低分的。狗兒經常徹夜的吠叫,主人為了擔心鄰居或家人的抗議,必須整夜陪伴狗兒。看著狗兒每天的生活,就是重複著不能自主的轉圈與吠叫。曾經注視著主人,期待著撫摸或食物的可愛眼神,都再也沒有出現過了。他的眼神看著你,但又不像是看見了你。好像寶貝的靈魂已經不在了,或是被監禁在失智的身體中,再也碰觸不到她喜歡的一切人事物。也有些時候,主人上班回家後,就要面對已經踩的非常均勻的一地排泄物,或是倒在便溺中掙扎的狗寶貝。也許已經習慣每天的打掃與清理。但是每次看見寶貝的無助,都是割在心頭的一刀。

有照顧過失智症狗兒經驗的主人,想必現在已經潸然淚下。沒有這樣經驗的主人,也應該對於失智症的狗兒與主人充滿同情。但即使如此,用生活品質評估表評估出來的分數,還可能在40分以上,超過建議的35分標準。

因此我要提醒一下讀者,生活品質評估表的分數,是提供主人一個參考,而非以分數提供主人黑白立判的答案。我們的原則並非低於某個分數才需要進行安樂,而是「生活品質確定會持續下降」就是善終的好時間了。

有一位失智症狗兒的主人告訴我,她自己做了生活品質評估的評量後,發現整體的分數還高於建議善終的分數。為此她對於自己有想要讓寶貝接受善終的念頭,有很大的罪疚感。我感到十分抱歉,沒有在評估表中特別提到失智症的特殊性。現在我已經在評估表的介紹文章中補上附註。有空檔時,我也會再翻譯這位主人分享給我的另一份生活品質評量表供大家參考。

我自己養的唯一一隻狗兒「達咪」就是因為嚴重失智症,在去年6月4日,由我親自進行善終送別的。對於失智症的諸多無奈與辛苦,我感同身受。如果您的寶貝也罹患失智症,您與寶貝都著實是非常辛苦的。在您開始想到是否要放手時,可以告訴我們。不必擔心,我自己也走過相同的路,曾醫師也對於失智症狗兒有許多善終的經驗。我相信我們的經驗,一定能夠幫助您做出合適的決定。